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药房主任 李毅民
种洋参西洋参混淆品生晒参混淆品白芷西红花伪制品蛤蟆油混淆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药房主任 李毅民 又到一年冬令进补时,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名贵中药材颇受养生人士的追捧;手拎名贵中药材馈赠亲朋好友,也显得特别有面子。然而,近年来掺假中药材着实让不少百姓感觉到头疼。上期周刊,我们为读者介绍了天麻、冬虫夏草、燕窝的鉴别知识;本期周刊,我们继续邀请专家,为您讲解一些名贵中药材鉴别真伪的科学知识。 ——编者 专家档案 李毅民 主管中药师、执业中药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药房主任。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医院药房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对中药房的管理,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对中药煎煮及传统膏方的制作等有一定研究。1996年在全国率先引进韩国煎药机。 2008年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起草《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小包装应用指南》。先后成功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名贵中药材掺假惯用伎俩 1、硫磺熏 硫磺熏后的枸杞、百合、太子参、川贝母等颜色更为鲜亮,保质时间也更长,但无疑对人体会产生危害;这也是最常见、最简单的造假方式。 2、以次充好 用硫磺熏起码药材还是真的,只不过更容易保存,但对于一些中草药,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常常屡见不鲜,例如藏红花、山萸肉、黄柏皮等。 3、做个模子 这种造假方式不得不提何首乌。通常何首乌在生长一年后,移到模具里顺着人形模具生长,几年后变成人形,再进入市场就成了抢手的“人形何首乌”。 4、嫁接 西洋参、双花、三七粉等真假常常混杂在一起,即便行业内专家有时也会真伪难辨。教您鉴别几种名贵中药材蛤蟆油 【名词解释】蛤蟆油,蛙科动物中国林蛙、或黑龙江林蛙雌蛙的干燥输卵管。 蛤蟆油呈不规则块状,弯曲、相互重叠,长1.5至2.5厘米,厚约1.5至5毫米;表黄白色或浅棕色,脂肪样光泽,有带灰白色薄膜状干皮,摸之有滑腻感。质脆易碎,气微腥,味微甘,嚼之有粘滑感。在温水中浸泡,体积膨胀10至15倍,形似棉花团状。 蛤蟆油的混淆品多为泽蛙,或中华大蟾蜍的干燥输卵管。混淆品呈不规则块状连接体或呈肠形卷曲,大小不等,长约1至2厘米,厚约1至3.5毫米;表面呈淡黄或黄棕色,脂肪样光泽,半透明,摸之有滑腻感。质坚硬,气微腥。遇水膨胀3至7倍,不呈棉花团状。西洋参 【名词解释】西洋参,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 西洋参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芦头及支根已去除,长2至8厘米,直径为0.5至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白色,去皮者呈白色,上部有密切的横环纹,全体可见纵皱纹和皮孔。质硬,体轻,不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无裂隙,呈放射状,有明显棕黄色形成层环,皮部散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无裂隙。气香而浓,味甘、微苦。种洋参 【名词解释】种洋参,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经引种栽培的干燥根。 种洋参呈圆柱形略带纺锤形,分枝极少,带有芦头,长4至10厘米,直径0.8至1.6厘米;表面淡棕黄色或白色,上部横环纹密集,下部不规则的纵皱纹明显。质坚实,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环色较深,并散有多数红棕色的树脂道。气香、味甘、微苦。西红花 【名词解释】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西红花呈细线状,长约3厘米,顶端较宽大,直径约1.5毫米,3裂,向下渐细成尾状,红棕色或暗红色,微有光泽,放大镜下观察,内有一短裂缝,顶端边缘呈不规则齿状;有的下端残留橙黄色花柱。体轻质软,油润,具光泽(湿红花)或无油润感、无光泽(干红花)。具特异香气,味微苦。本品浸水中,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顶端边缘有细齿,水液显黄色,无油状漂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