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优质藏红花种球选择方法

优质藏红花种球选择方法

作者:陈云章 张明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066


    藏红花 又名西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地中海周边的国家,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它即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又是天然的食品色素和高级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也可以作为观赏花卉。作为名贵药材,其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由于藏红花 强大的功效加上藏红花 对生态环境要求特殊,栽培生产的产量较低,但市场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价格一直攀升。所以近来国内种植藏红花的人也越来越多,对种球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且种球的价格也相对较贵,所以种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广大藏红花种植户的切身利益。
    藏红花因种子有性不育,能正常开花但不能正常形成种子,故只能靠其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在生产过程中种球茎的大小与藏红花花花丝产量有正相关关系,所以好的种球是获得高产和丰厚利益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质量好的种球茎呢?什么样的球茎算是质量好的呢?种球是怎么分级的呢?一般我们认为质量大且无病害的种球开花多还能在种球繁殖时形成新的大球茎,这样的种球无疑是优质的,也是我们种植户希望能够买到的好种球。在我国根据种球大小我们通常把种球分为大、中、小号,小号一般都在8克到15克之间,能开1-2朵花,中号的种球在15克到20克之间,能开花2-5朵,大号种球都是平均质量大于20克,能开3-10多花,在国内低于8克的种球是不能开花的,但这样的种球经过一年的培育后能长成中号甚至大号的种球,其增殖系数也最大,所以在购买种球时要根据自己实际需求不能出现花大价钱买到不能开花的种球的情况。
    近几年由于藏红花行业的势头良好,选择藏红花作为长期发展项目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藏红花种球业务也随之兴盛。因为藏红花价格昂贵且繁殖率不高,所以种球的价格也不会太低。这样一来种球的质量成为种植户心中最关心的问题。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劣质种球进入市场也是不可避免的。据了解近些年在市场上就有销售过重量较大也能开花藏红花种球,但在开花前,开花后种球开始腐烂或种植后不能形成新球茎的劣质种球,也有种球不能开花的,给种植户带来经济损失,打击的藏红花种植户的积极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藏红花种球质量不好呢?研究表明,影响藏红花开花和种球生长的关键因素有两种。一是种球的质量,这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二是外在的种植环境及栽培管理,这是外因,它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一般藏红花种球培育工作者在培育优质种球是通过以下两个步骤。首先是得到无病毒植株,无病毒植株可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其次是让这种无病毒植株在优良环境中大量繁殖,然后在这些繁殖后的新种球中选择品质优良稳定的作为种子。种子扩大繁殖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适当的选择并要进行无毒化处理。藏红花种球忌连作可轮作,轮作不仅可以避免田间的病毒病原进一步积累,也可以大大降低真菌、细菌和其他病原的基数。同时还需要注意远离十字花科的作物,如油菜、板蓝根等;蔬菜地不能种植藏红花。如果藏红花长期在同一块上连作,或者这块地此前长期种植过油菜类十字花科的作物,就会导致病毒细菌在地中积累而使种球被感染,时间一长种球中也积累了一些病毒细菌,从而使其品质下降,其抗性也会随之下降,需要定期更新种球。所以,南方一些地方长期在同一稻田上种植藏红花,是藏红花种球品质下降,一般三年左右都需要换一批新种球。这些种球一般能部分开花,但在开过花前、后会出现腐烂或种植后不能形成新的球茎。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减少损失把原来的劣质种球出售,从而导致藏红花种植户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花了冤枉钱而造成损失。
    那怎样才能买到优质的种球呢?在现在藏红花市场上,有许多做藏红花种球业务的公司,所以在选择合作公司这方面可以给大家提个建议。首先,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合法的且有科研能能力的单位,他们一般有有自己的种球生产基地和实验室,这样便于你去参观了解种球的来源与种植技术,同时这样的单位还能及时给予我们的藏红花种植户一些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防治病虫害以及解决突然出现的问题。其次,我们最好能去考察一下藏红花种植基地,这样我们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骗局。再者,购买种球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大、中、小号,一般对于新的种植户来说,在刚刚开始试种的时候可以选择中、小号的种球,这样既便宜又有较高的增殖倍数,利于积累经验为来年的扩大规模做准备,同时小种球相对价格低也能降低投资风险;而对于有经验且想扩大规模的老种植户来说,可选择中、大号种球,这样既节约了繁殖种球的时间也能当年创造相应效益,同时还能通过中、大号种球培育出更大的种球为来年提高花丝产量打下基础。所以有意向种植藏红花的种植户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因为贪图种球价格便宜、考察麻烦、误买劣质藏红花种球而蒙受损失,进而影响我国藏红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系 陈云章 张明